重要提示:
2023年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单位预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通知 > 业内动态
技于指间 俯仰千年 ——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侧记
作者: | 来源:国家文物局 | 发布时间:2023-03-31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点任务。考古学肩负文物发掘、研究、保护、阐释及传承的重任,过去一年众多考古项目高效开展、考古成果推陈出新,以更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考古学正在以奋发昂扬的姿态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

3月27日至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媒体共聚一堂,云端与现场同步参与考古盛会,一同见证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诞生。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入围终评的22个项目是过去一年我国田野考古项目中的杰出代表,内容丰富、各有千秋。在时间跨度上,自中国百万年人类史新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始,历经旧、新石器过渡及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元明时期,都是历史长河中无比珍贵的璀璨明珠。在空间分布上,东、西、南、北、中异彩纷呈,既有来自东北地区的考古新探,也有坐落于东南沿海的千年港口;有深藏于黄土地下的中原文明,也有来自边疆地区的历史回声,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欣欣向荣的美好图景。

纵览22个项目,共同体现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第一,项目内容丰富、工作扎实,分别围绕重要的学术目标下真功夫、苦功夫,因此角逐激烈,令人大开眼界。第二,主动发掘的考古项目所占比例在增加,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项目也十分出彩,共同推动了考古工作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发展。第三,入围项目年代分布丰富而均衡,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精彩的考古发现。第四,科技考古大显神威,先进科学技术综合运用于数字考古、年代测定、古DNA研究、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科技考古、玉石器科技考古等领域,衔接过去与未来,从整体上提升考古学研究的历史科学价值。第五,年轻学者人才辈出、视野宽阔,专业基础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强,助力中国考古学走进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扎根田野 回溯文明

扎实的田野发掘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础。每一件器物的出土、每一项成果的公布,背后都是田野考古人日日夜夜的奋斗与付出。回顾中国百年考古史,中国考古学前进的每一步源自田野工作发掘的每一寸,中国考古学的旺盛生命永远扎根在广袤的田野中。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出土的郧县人3号头骨,堪称人类起源问题上新的重大突破,为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重要实证。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实证了人与火在长时段内的互动关系,为理解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技术选择、生态位构建、景观变迁及社会组织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陕晋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层层设卡、谨慎布防的结构彰显其特殊屏障作用,地处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过渡的前沿要地,是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文明形成轨迹的重要窗口。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体现了严格方正的都城规划制度,为商周及后世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体现了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开创与引领作用。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陵区现隍壕、祭祀繁有序、显王国气象,将推动商代陵墓制度乃至商文化及商史的研究。陕西旬邑西头遗址是目前泾河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等研究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重要的新发现与新材料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实证,让我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课题提供了全新的证据。

兼收并蓄 文化交融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此次西南、东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以实物资料再现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发展历程,印证了多民族融合、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可谓是埋藏于地下的黔中通史,表现出从小聚居家族墓地到公共大墓地的巨大转变,建立了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年代标尺,反映了两晋南朝汉夷边界的东移,展现出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填补了图们江流域高句丽考古遗存的发现空白,遗存面貌清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过程,对实证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见证了10至12世纪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为探讨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北宋时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对于讲好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重现了宋元温州港水陆相连、江海一体的繁华盛景,是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为温州坐实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物证。

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这些都实实在在体现在各族人民的点滴努力中,呈现出频繁互动、交融共生的历史格局,发展至今仍绵延不绝。

岁月辗转 时空交错

相隔33年,相距33米。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处,“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据项目负责人陆成秋介绍:“由于3号头骨,未发生明显的变形,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以前发现的两具头骨更丰富,因此也更加珍贵。”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作不断深入、不断精细化,所以头骨的提取工作也格外细致。从5月18日面世到12月3日被提取,历时半年之久。据介绍,学堂梁子遗址在4平方米的头骨发掘探方区,以1平方米的探方分4个亚方、每2厘米为一个操作层进行精细发掘。同时,还专门建立了核心舱、实验室和1000余平方米的温湿可控考古方舱。

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时候看似最偶然的事件中仍然浸透了宿命的味道。

“下午3时许已近温州,站在船尾眺望,江心孤屿已可见了,虽然天空是沉闷的铅灰色,但是故乡近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这是夏鼐先生所述20世纪40年代瓯江边的温州,此时新中国考古奠基人即将踏上的朔门港码头,在81年后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实,夏鼐先生故居距离遗址发掘位置仅千余米,可能今时的考古队员也和先生于不同时间、站在同样的位置上,远眺瓯江奔流入海。

隔山跨海 相聚十大

穿着民族服饰,一根发钗横穿发髻,钗头垂下一珠串。贵州大松山墓葬群项目负责人,来自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周必素在汇报时好似从海报示意图中走出一般。6个月内发掘2192座墓葬、短短20分钟疯狂输出修改12版的94页PPT,这匹“黑马”终究刮起了一阵“最炫民族风”。

在会务筹备时,有一位汇报人很难联系,她就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席琳。因为常年在西藏发掘,每次总会收到她的一句“抱歉,高原上信号差,收不到信息”的回复。2022年是陕西援藏考古的第39个年头。体验高原自然环境与考古遗存的特殊性,感受藏族同胞的淳朴、热情,时至今日,席琳与西藏考古已难舍难分。主持人霍巍教授也在听取汇报后鼓励道:“目前有3位像席琳一样的女考古队员在西藏做考古,她们个子不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向她们表示敬意!”

相比于紧张的考古院所汇报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汇报时潇洒自如地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唐朝墩的故事。一个考古发现牵动万象,把当时的贸易往来、融汇交流、众生百态与世俗万象推的清清楚楚,这正是考古的魅力所在。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在直播中沉迷于魏坚老师的个人魅力,发出“讲得真好,一听就是饱含深情在考古上”“听得我都想跟随魏坚老师去新疆考古了”的感叹。

学科协作 科技赋能

如果说人文学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意义,自然科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解释,工程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支撑,那么考古学则三者皆备,是真正意义的交叉学科。在新时代,考古学的技术结构正发生重要变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学科交叉协作成为考古学界的共识,形成了多学科共同探讨考古学问题的局面,推动了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以及考古成果的展示利用工作。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实物遗存的种类与形态可谓斑驳庞杂、包罗万象,既有房屋、道路、城墙、烽燧、墓穴、渠沟等各类遗迹,又有陶瓷、玻璃、玉石、金属等手工业制品及生产过程的相关遗物;既有肉眼可见的人和动植物残骸,又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类元素、分子等不可见残留物。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过程中,对各类遗存科学、高效地开展收集整理、信息提取和价值挖掘等研究工作,必须要借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多学科合作是贯穿万年、横跨万域的22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的统一特质。在此次终评会的汇报现场,“跨学科合作”与“科技考古”是被高频提及的关键词。过去,科技大多使用在没有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期考古,现在在各个时期的考古工作中都不乏科技考古的身影。比如,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的最晚年代已经到了明代,但同样使用了人骨的DNA分析技术,并成功检测出当时的民族可能是以汉族和苗族的基因谱系为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其结果是,最大限度地提取了考古资料的各类信息,科学阐释了其蕴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深化了历史场景。丰富多样的考古发现立足于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基础上,透物见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背景中,将过去的故事诉说清楚。

成果转化 普惠公众

考古学科发展已经进入了从物质文化史的重建转为对中华文明价值体系进行系统阐释、保护和展示的阶段,对遗址价值进行阐释,探索中华民族的独特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考古学的责任与使命。越来越多的考古人已经认识到将考古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意义,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边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将考古成果更广泛地惠及社会公众。

半数以上入围终评的项目汇报中都有关于“建设遗址博物馆、原址保护复原展示”的内容,并且终评会全程直播、线上线下联动,这些都是考古成果社会共享的切实举措。

推进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前景广阔,意义深远。将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向大众普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将有效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整个民族的基调和底色。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已圆满落幕,考古人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始终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换下西装革履回到田野工地,考古队员守护着这片土地,默默考古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褒奖,也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探索,还有更多的故事有待诉说……

(张小筑 高杉)

责任编辑:杨亚鹏